&esp;&esp;既然纸都用最好的了,笔墨自然也不能将就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好纸好笔好墨,写作时也舒畅一些。
&esp;&esp;侍者替公子研墨:
&esp;&esp;“也不知按那造纸的法子,还要多久才能制出纸张来。”
&esp;&esp;公子书写速度极快,没多久就写完了一张。方才他小心地揭下那张纸放到一边去摊晾墨迹,只觉得这纸轻薄细腻,不由畅想起自家位面制出的纸来。
&esp;&esp;扶苏随口回道:
&esp;&esp;“那可有得等了,而且如今造出的纸恐怕十分粗糙,书写时也会晕墨严重。”
&esp;&esp;侍者遗憾地叹气。
&esp;&esp;他还以为照着那个法子制作,就能做出如公子今日所用的好纸呢。
&esp;&esp;这边扶苏在写书,那头秦政处理国事之余也不忘给儿子发一些消息。大多都是和经融相关的后世政策,给儿子做个参考。
&esp;&esp;之前在沙盒世界时,秦政日常就研究这些东西。
&esp;&esp;虽然他金融水平一般,不见得能把所有经济政策全部研究透。但他政治敏锐度高,哪怕不能彻底看懂这些玩法,也能大致猜到这么做的目的。
&esp;&esp;秦政从治国角度给出点评,扶苏则从金融角度进行分析。综合父亲的指点,写出来的东西便能更加深入。
&esp;&esp;不过扶苏得写秦隶才能叫大家看懂,而且这里的秦隶还和扶苏生前的不同,而是和扶苏前世那会儿的差不多。
&esp;&esp;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错字。
&esp;&esp;到最后扶苏烦了,决定还是用秦篆写。
&esp;&esp;秦国的大篆是肯定不会存在写法不同这个问题的,只是笔画太多,写起来很费时而已。
&esp;&esp;这么写出来的作品,无论哪个时期的秦人基本都能看得懂。不然为了省事,扶苏肯定直接用简体字了。
&esp;&esp;太子殿下伏案创作,从白日写到黑夜。如此勤奋,倒叫蒙恬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&esp;&esp;天黑之后他还特意来了一趟。
&esp;&esp;蒙恬劝说道:
&esp;&esp;“殿下还是早些休息吧,点灯熬夜容易坏了眼睛。此书也不急于一时,白日再写吧!”
&esp;&esp;他不说扶苏也不会熬夜写的。
&esp;&esp;开什么玩笑让他晚上不睡觉加班加点写书?又不是写给他阿父的,他才不干这种委屈自己的事情呢。
&esp;&esp;扶苏其实正想命侍者去备水洗漱,闻言从善如流地应下,做出一副“孤没有想要偷懒的意思,都是将军劝孤,孤才停笔”的模样。
&esp;&esp;蒙恬还是太不了解太子殿下了。
&esp;&esp;他见太子依依不舍地放下毛笔,心里还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勤勉。想到对方助大秦千秋万代,便彻底忘了这位殿下之前到底有多不做人。
&esp;&esp;在优点的衬托下,那些小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。
&esp;&esp;蒙恬又劝了两句殿下注意休息:
&esp;&esp;“明日千万莫要早起写书,写这些东西耗费心神,还是要好好休养。”
&esp;&esp;扶苏:蒙将军真是体贴入微!
&esp;&esp;太子殿下于是理直气壮地睡到了日上三竿,要不是第二日的天幕快要开始播放了,他还不想起床呢。
&esp;&esp;秦政猜到了儿子会借口写书使人疲乏,可能会睡过头。特意卡点提醒了一下,借消息的提示音给儿子当闹铃。
&esp;&esp;扶苏窝在床榻上懒洋洋地给阿父回信:
&esp;&esp;“已经起来了!没有赖床!”
&esp;&esp;秦政半个字都不信:
&esp;&esp;“再不起床洗漱,你就要一边洗漱一边看天幕了。你也不想让人端着水盆站在室外侍奉你洗漱的,对吧?”
&esp;&esp;扶苏:……
&esp;&esp;扶苏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形象包袱的,他不情不愿地爬了起来,迅速完成了漱口净面和束发。更换衣裳的时候,外头响起了熟悉的天幕片头曲。
&esp;&esp;侍者一时紧张起来。
&esp;&esp;扶苏安抚了一句:
&esp;&esp;“不要紧,迟一些也无妨。”
&esp;&esp;侍者飞快给他穿戴整齐:
&esp;&esp;
BL耽美